您现在的位置:中考重庆站 > 中考报考 > 中考资讯 > 正文
来源:中考网整理 作者:中考网编辑 2018-03-23 13:39:11
★非连续性文本不在综合性学习中进行考查
“在综合性学习中,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现实生活,理解材料,筛选信息、提出问题:能运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进行实践性探究,能采用恰当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。”
——2018年重庆市语文中考《考试说明》
考查方向:(结合2017年其他省市15套中考试卷和2013—2017重庆市10套AB卷)
文化类(传统、地域)
时政热点类
校园生活类
社会生活类
高频考点:
活动设计类:活动计划、内容、提纲、栏目、目的、形式、主题
活动实践类:写采访语、开场白、结束语、倡议书、宣传语、提建议、感受收获
口语交际类:补写采访内容、对话;写劝说语、邀请语、祝福语、鼓励语、赞美语、赠言、答记者问、提意见
信息检索与撷取
★需关注2017年下半年——2018年5月的社会热点,如“带母亲旅游过年”“集五福”“一我担心手机会让我们过个假年”等。
三
非连续性文本
阅读的考查
重庆市中考现代文阅读新的考查方式。
2018年重庆中考语文将考两篇现代文阅读:一篇为文学类;一篇为实用类,即非连续性文本阅读。
“阅读简单的议论文,区分观点与材料(道理、试试、数据、图表等),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,并通过自己的思考,作出判断。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,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,获取主要信息。阅读科技作品,能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,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,能领会文本的意思,得出有意义的结论。”
——2018年重庆市语文中考《考试说明》
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陈家尧老师在会议中谈到:“中考考查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有一定难度,不完全是过于简单。能领会文本的含义,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,更多的是指理解和分析层面。
实际上PISA里面对(非连续性文本阅读)有这样三层含义:第一,进入和提取信息;第二,整合和阐释信息;第三,反思和评价。能领会文本的含义,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对于反思和评价是不够的,其实学生很需要反思和评价的能力。反思和评价能力”
中考视野下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
1.访问与检索(提取、判断、筛选、印证)
单一明确的信息
需要满足多个条件的信息
隐含信息、细节信息
干扰信息影响下的信息
多个文本中才能找到完整的信息
......
2.整合与理解(概括、理解、分析、探究)
相邻几条信息之间建立联系
基于文本解释概念,分析原因
跨文本进行推论、比较、对照
理解局部或整体文本的意思
局部转换
......
3.反思与评价(评价、应用)
在文本和外部知识之间进行比较和联系
评价文本特点
对文本进行批判性评价
评价多种来源的信息
运用信息解决问题
......
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复习建议:
学会整体观照文本,在非连续中找到连续;
历练蒙太奇阅读方式;
强化信息加工能力;
(1)解析信息——通过文字、图表、数字的相互转换识别、理解信息;
(2)整合信息——通过分析、综合、比较,整合关键信息和细节信息。
(3)推导信息——通过推论、推测、想象,进而形成对关键信息的判断和推理。
(4)发展信息——通过批判、创造、求异、运用信息,解决问题。
培养高阶思维能力。整合、解释(阐释)、评价、批判、创意等。
2012-2018年重庆各校录取分数线查询 | ||||
沙坪坝区 | 渝中区 | 九龙坡区 | 南岸区 | 更多区县 |
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,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!>>点击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