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中考重庆站 > 中考备考 > 中考复习 > 正文
来源:家长帮社区 作者:卤蛋豆豆 2014-06-04 14:18:36
14、能点明是在夜间的词是“”,能点明作战季节的一词是“”字。
15、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,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战斗情绪的两联是“”“”。
16、这首词塑造了一个的人物形象。
17、本首词是豪放词的代表作,结合作品内容、风格,说说豪放词的特点。
18、这词表达了作者(用原文填空)的雄心壮志,根据你对历史知识的掌握,这种雄心壮志指的是。
19理想与现实往往是矛盾的。词中作者在理想与现实中各是怎样的形象呢?请分别加以概括。
20、词中描写的军中生活情景有看剑、吹角、分炙、、、等。
21、表现作者为现实而悲叹,对人生而感叹的句子是。
22、这首词的上片描述了看宝剑、、、等军营生活;下片“”描写了场面。
【参考答案】1.示例:士兵们欢欣鼓舞,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;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甘情愿的战斗乐曲。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,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。2写“醉里”和“梦回”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、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、悲愤。3、将士们奏乐吃肉、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4、作者抗敌救国、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、壮志未酬的悲愤5、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6、(1)从内容(题材)上看,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,看剑、听角声和塞外曲、分八百里炙、沙场点兵、骑快马、挽强弓,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;(2)从思想感情上看,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;(3)从语言风格上看,壮丽而不纤巧;(4)从塑造的形象上看,塑造了一位爱国失意的将军形象。7、五个字紧凑有力,写得肃穆威严,展现出一位豪情满怀、临敌出征的将军形象,渲染出战争浓烈的气氛。其中“秋”字,既点明了季节,也为将士出征增添了肃杀之气。8、凝聚着作者万千感慨,词意急转直下,作品就在这力重千钧的转笔中收尾,有如重锤猛击在铜钟之上,震荡着读者的心。其中“可怜”两字极为沉痛,为壮志难酬表现出极大的惆怅和愤慨。9、收复中原,统一国家。10、(醉里)挑灯看剑,梦回(吹角)连营11、军队驻扎的壮阔场面和激烈的战斗场面。12、作者有心为国家出力,希望收复祖国山河,但却不被朝廷重用,心中非常痛苦(报国无门的失望之情)(壮志未酬的抑郁、愤慨)13、D14、挑灯秋15、八百里分麾下炙,五十弦翻塞外声,马作的卢飞快,弓如霹雳弦惊。16、忠勇(爱国)失意的将军(壮士)17、豪放词:本词写的是军中的生活情景,骑马狂奔,沙场点兵都是豪壮之举,风格雄浑、豪放;婉约词:生活范围狭窄,情感抑郁低沉,风格委婉、秀丽。18、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收复失地,统一中原,并使自己名垂青史。19理想中(或梦境中):雄姿英发,驰骋沙场,忠恿无比,气概豪迈的将军形象。现实中:隐居乡间,忧虑国事,为报国无门而苦闷,为壮志难酬而悲愤的诗人形象。20、奏乐点兵杀敌21、可怜白发生22、听号角分麾下炙战斗
(1)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,说说“了却君王天下事”中的“天下事”指的是什么?(1分)
(2)辛弃疾尽管“白发生”,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。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、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。(2分)
(3)试体味“沙场秋点兵”一句中“秋”字的表达效果。(2分)
答案:⑴收复中原,统一国家。(1分,意思正确即可)⑵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。(“挑灯看剑,梦回连营”亦可,2分,写一个得1分)(3)既点明了季节,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。(2分,每点1分)
(1)“八百里麾下炙,五十弦翻塞外声”这两句词,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?(2分)
2012-2018年重庆各校录取分数线查询 | ||||
沙坪坝区 | 渝中区 | 九龙坡区 | 南岸区 | 更多区县 |
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,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!>>点击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