疏导为主 家校共同监管
部分学生偷偷把手机带进学校,跟家长们的“默许”也有很大关系,很多家长并没有明确反对孩子用手机,有些还把手机作为学生成绩进步的奖励。
带手机进校的理由,大多数学生都说是“为了方便联系家长”,但成都市实验小学(西区)对家长的调查显示,这一情况只占两成。
“学生到校后,与家长的联系密度其实很小,很多学生只是打着这个幌子用手机玩游戏。”该校一年级老师任蓓说。
“确实有部分孩子放学时需要通过手机与家长联系。”向尧介绍,学校门口不允许停车,放学时,家长只能把车停在远远的地方等,如果没有手机,小学生很容易走丢。
一方面,学生有通过手机联系家长的必要,另一方面,孩子自制力较差,容易沉迷。面对这两难境地,成都市实验小学(西区)近日想到了建“手机橱窗”的办法,安排专人和专门场地保管学生手机。
向尧介绍,学生想要带手机到校,需要和家长一起写个申请,经学校审查同意后才允许。学生早上进校时,将手机关机,交给学校统一保管,放学后,再到保管室去取手机,严禁手机进入教学区和课堂。而对学生在校内的通讯需求,向尧表示办公室的电话可以供学生使用,教室内的电脑也能满足孩子上网查找资料的需求。
而在成都市大多数中小学校,并未由学校出面对学生手机统一管理。但所有学校对学生带手机进校都持反对态度,有的学校还制定了严格的校规。
“两年前,我们就开始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了规范,”田家炳中学德育处主任赵纯直表示,学校征求家长意见后,明确要求学生不带手机等电子产品到校,大部分家长和学生也配合得很好,“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将手机带到学校,并且手机在校期间也都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。”
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除规定教学区任何时候都禁带手机外,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也有严格规定,只能在午休前20分钟,晚上熄灯前20分钟,以及周末节假日放学后的半个小时内可以使用。
成都市树德中学光华校区为防止学生在教学区使用手机,还安装了信号屏蔽设备,学生需要联系家长只能通过办公室电话或IC电话。
尽管这样,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并不能杜绝,部分学生会通过各种办法偷偷把手机带进学校、课堂。刘琼认为,这跟家长们的“默许”也有很大关系。“现在很多家长并没有明确反对孩子用手机,有些还把手机作为学生成绩进步的奖励。家长都这个态度,我们作为老师更不好管。”
纪大海认为,管理学生用手机“疏”比“堵”重要,学校和家庭要共同承担起相应的责任,家庭的疏导尤为重要,因为“手机的来源就是家庭”。
他建议,孩子一旦出现沉溺手机的苗头,家长就要出面干预,通过挖掘孩子感兴趣的其他活动,把他们往健康的活动上引。“我了解一个家长,从小不断培养孩子爬山、体育锻炼的兴趣,孩子一旦喜欢上某些运动,他的兴趣点和注意力就不会只停留在手机上。”
他同时建议学校应该理直气壮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管理。“学生有携带手机的权利,而学校根据各自的校规管理学生用手机也无可厚非。”
目前,国内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学生用手机做出规范,但国外不少国家已出台了相关法规,“建议我国相关教育部门也出台政策支持,才能有效避免学校的尴尬处境。”张化冰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