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中考重庆站 > 中考备考 > 中考状元 > 正文
来源:重庆e度论坛 作者:中考网编辑 2013-05-08 09:46:22
第13计:适度平静。
平时个性张扬的学生,在张扬的前提下,可稍微平静一些;平时内向的学生,在平静中
可略张扬一些。一定压力下的平静是中考(高考)超水平发挥的必要条件。
第14计:适度自信。
大考临近,我常对考生说:“这里必须拒绝一切犹豫,这里任何怯弱都无济于事。”自
信,是成功的起点;失去信心,必然导致失败。
第15计:适度动机。
动机过强和动机过弱,都不利于考试;适度动机,效率最高。期望值过高,容易导致考
生紧张、忧郁、恐惧等情绪,进而造成考试的失败。
第16计:适度运动。
希望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情况,适度运动运动,可以缓解紧张的神经,提高学习效率,
保证考试时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清醒的头脑。
第17计:适度交流。
同龄人一起迎考,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,适度交流、沟通感情十分重要。同学之情对增
强信心、减缓压力有很大的帮助。当然,考前时间宝贵,切不可“长谈”。除了和同学交流
外,还可与家长、亲友交流。
第18计:充分准备。
认真做好考前的复习和准备工作,注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,做到胸有成竹,心中
不慌。
第19计:处变不惊。
训练自己在面对变化的问题或困难时,能冷静地分析、判断,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。比
如,面对试题的难易,要有“人难我难,我不怕难;人易我易,我不大意”的心态。
第20计:防止过劳。
考试临近,切忌搞疲劳战术,过度疲劳容易引起心理上的不适,不利于考试时发挥出应
有的水平。
第21计:矫正担忧。
考生把担忧逐一列出,会发现这些担忧往往具有夸大、缩小和不现实等错误,如认为自
己不行、过分夸大缺点、看不到优点等。要学会正确辨析,对担忧做出合理、积极的分析,
以良好的心态参加考试。
第22计:自我暗示。
利用暗示语句的强化作用,进行心理调节。暗示语要具体、简短和肯定。比如“我早就
准备好了,就等这一天了!”这样可以让大脑形成一个兴奋中心,抑制紧张情绪。
第23计:转移焦点。
考前焦点都集中在中考上,可以适当转移到与中考无关的事情上。如,欣赏音乐、散
步、与人交谈,也可以做深呼吸或大声唱歌、朗诵等。
小编推荐:
2012-2018年重庆各校录取分数线查询 | ||||
沙坪坝区 | 渝中区 | 九龙坡区 | 南岸区 | 更多区县 |
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,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!>>点击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