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中考重庆站 > 中考备考 > 中考复习 > 正文
来源:中考网整理 作者:中考网编辑 2016-11-23 17:55:32
实验操作缺乏
由于考生更多的进行纸笔复习时间比较多,能进行动手实验次数和时间少,实验基本仪器的操作缺乏一定的训练,经常停留在试卷上“做”实验、“背”实验的现象。
因此,要注意利用复习课或课外自主学习时间多到实验室进行操作训练。
计算能力薄弱
很多考生由于平时怕费事,很多演算类的试题不愿计算到底,不能计算完整,或计算结果出错。有的爱用计算题进行替代,自己动笔算的主动性不够。
平时尽管解题不少,由于缺乏有质量的训练,计算能力缺乏不高,很多计算题有计算过程,到会做却不能得分,主要是因结果不准确而失分。
审题不够细致
从以往备考的经验看,中考因审题不细而丢失分的占30%以上。很多考生平时复习时,因为求速度,而忽视了准确度,在解题过程中因为求快而不能根据需要提取有用的信息,或忽视题目的隐含条件,出现易看错,读错,答错,写错、算错等情况,导致丢失分。
比如语文学科,有些考生拿到文章,草草读一遍,还没有完全读懂文章就,甚至有的文章没读完,就着急做题。由于找不出或找不全试题设置情境中的关键词,造成再现知识时的失误和缺漏点。
建议在综合题训练中,采取“先读题再做题”的方式,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,逐步提高审题能力。
忽视错题归类
不少考生由于复习任务中,往往不太重视每次练习或阶段性测试的错题的整理,错题归类不及时,更不注意解题后反思,,出现“屡做屡错”,“讲过的还错”现象,未能处理好“懂和会,对而不全,会而不对,对而不得分”四个关系。
拖拉现象严重
一些考生的复习作业、试卷有时因为分配时间不合理,或者教师的作业量过大,导致作业经常完成不了或完成不及时。建议做复习作业和试卷采取以下原则,少先原则,复习科目作业少的优先完成。轮换原则。每门作业一般至多30分钟。做了30分钟未做完,则先做下一门。要尽力避免了“疲劳战”的发生。
用惯性思维解题
复习考试中部分学生由于受以往熟题思维的影响,解题时思考问题比较偏面,易受前概念干扰,导致解题出现偏差。
2012-2018年重庆各校录取分数线查询 | ||||
沙坪坝区 | 渝中区 | 九龙坡区 | 南岸区 | 更多区县 |
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,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!>>点击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