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中考重庆站 > 重点高中 > 沙坪坝区 > 重庆一中 > 正文
来源:重庆中考网 作者:中考网编辑 2013-04-08 10:16:28
重庆中考网4月8日:重庆一总作为重庆市直属重点中学之一,它的办学历史及办学成绩大
家都是有目共睹的,下面就是重庆中考网小编整理的重庆一中校友眼里的母校,望大家查阅并讨
论。
母校永恒 师恩难忘——重庆一中莘莘学子的眷恋之情
校为师而立,师因校而名。红烛尽燃化成灰,光照寒窗映红梅。重庆一中在80年悠久的办
学历程中,哺育出数万学子,他们遍布神州大地,国内海外。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,一代又一代
的莘莘学子都清晰地记得母校的一砖一瓦,一草一木和那些温文尔雅、学识渊博、勤勉辛劳的恩
师。在抗战时期,郭沫若、胡愈之、田汉等著名人士经常给学生演讲、作报告,一幅幅画面在学
子的脑海里浮现,这些美好的记忆在时光长河中历久弥香。
恩师的精神影响我们的一生
中国地理学会会员、高级教师、重庆一中高55级校友朱华说,我作为一中学子,对母校永
远有一种儿女对母亲般的眷恋之情——忘不了曾为重庆一中做出巨大贡献的老校长邓垦、文艺
陶;忘不了老校长甘道铭在草棚礼堂,向全校师生精辟地讲述《向科学进军》的报告;忘不了博
学多才、品德高尚、慈母般的全国首届特级教师唐恂季循循善诱、诲人不倦的恩师形象;忘不了
老师们在刘家院深夜辛勤备课闪烁的灯光;忘不了共青团团委书记方延惠,向我们推荐《钢铁是
怎样练成的》、《青年近卫军》、《卓娅与舒拉的故事》等书籍……每当想起这些,仿佛恩师就
在我的身旁。
1954年从一中考入北京航空学院的宋广澄校友说,最令我们怀念和崇敬的恩师和朋友,是
全国第一届特级教师唐恂季,她那认真负责、精益求精的教学作风,不怕困难,顽强奋争的精
神,对学生热情真诚的态度,对正处在建立人生观、价值观时期的青年学生,起到了潜移默化的
作用,影响到我们的整个一生!
高65级校友、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李长春在怀念恩师梁训泽时说,梁老师任何时候总是面带
微笑,他来到宿舍看望我们,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,仔细查看床上垫得厚不厚;又像一位慈祥的
父亲,询问伙食是否满意;谁生病了,一个劲儿地催促快去医务室。是他,教会了我怎样做一个
合格的人民教师。
很多校友至今还基本能背完黎见明老师教的《木兰辞》、《孔雀东南飞》;还惊诧几何老师
冯介白在黑板上随手画的圆,竟然象用圆规画的一样;回味着历史老师精彩描述巴黎公社成立时
“鼓声咚咚”“炮声隆隆”的欢庆盛况;还记得地理老师赵延年拿着印有本溪露天煤矿的画报,
讲述挖掘机的“大嘴巴一口就咬起一吨重的煤”的生动场面……
一中——中学里的“大学”
杰出科学家、中国科学院院士、重庆一中57级校友李惕碚认为,在我心目中,一中的校领
导和人文、科学与体美老师,是优秀的群体。在一中,我们受到了宝贵的励志和品格的培养,还
接受了一流的智识和素质的教育。
李惕碚说,青少年求学时期,我有6年在重庆一中,6年在清华大学。两个母校对于我的人
生道路都有重要的影响,对于从事的专业工作而言,大学的学习有更直接的重要性;而且10年
前,由于学科建设的需要,我又回到清华任教,在清华的时间要长得多。然而,对于人生志向的
确立和起步,对于应对人生旅途中种种艰难曲折的准备,一中的教育却重要得多,对于母校一中
我有更加特殊的感情,母校不愧是中学里的“大学”。
他特别提到王晓岑老师:在我心中,他是一位对中国古文学有很高造诣的饱学之士,在课堂
教学中展现的学者风范,对文学对人事深入独到的观察和评论,对于我后来的为学与为人都产生
了深远的影响。大学阶段像王老师那样深刻地影响过我的老师几乎没有,而在一中这样的老师却
不少,这是我对母校一中有特殊感情的又一个重要原因。
风格各异的教育家和学者群体
80年来,重庆一中教师秉承“热爱、忠诚、责任、奉献”的精神,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教
师,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、业务精湛、结构合理、充满活力的蜚声市内外的教师队伍。其中有著
名教育家校长文艺陶、刘锡崑,老革命教育家校长刘弄潮、邓垦、甘道铭,著名剧作家洪深,世
界和平理事会副主席文幼章,著名书画家佘雪曼,中教老一级教师吴至清、唐恂季、冯介白、周
忠域、黎见明、唐志寰、郭垒、张子杰、黄慧灵等,共和国创立者纪念章获得者孙文清、秦英
扬、沈以笃、高彭琴等等。他们是学校教育的中流砥柱,更是重庆教育蓬勃发展的力量源泉。他
们以教书为生命,以无私奉献为天职,德教双馨,行为示范,为人师表,名振四方,燃烧自己,
照亮了学子扬帆学海的里程。
更多详细信息请点击重庆一中
小编推荐:
2012-2018年重庆各校录取分数线查询 | ||||
沙坪坝区 | 渝中区 | 九龙坡区 | 南岸区 | 更多区县 |
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,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!>>点击查看